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孙长庆教授应邀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日期:2016-11-19

1114,应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平研究员的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孙长庆教授访问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并作了题为“氢键力学:液态水的结构与属性”的学术报告。

液态水的结构尤其是分子的近邻配位数目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尽管水分子的刚性和柔性偶极子相互作用表述、纳晶和非晶或混相结构模型、质子和溶质扩散迁移及作用程假说等已逐渐成为认知主流,但定量地破解水在外场作用下所呈现的各种反常物性的进展仍不如人愿。孙教授从传统的“偶极子-偶极子”到“氢键(O:H-O)超短程非对称强耦合”作用、以及从源头的“质子隧穿失措”到“氢键受激协同弛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来解读了水的结构及其反常物性。孙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全场师生热烈的讨论,并深入探讨了利用“氢键作用的静态四配位单晶结构和强涨落”模型对解释材料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深层次界面机理问题,双方都表示了希望进行深层次交流和合作的意愿。

孙长庆,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表面物理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有关固体表面氧、氮、碳化学吸附成键与能带重构(3B)、氢键非对称弛豫、低配位原子的键弛豫(BOLS)、非键电子局域极化(NEP)、混配位系统的量子钉扎与极化等理论;局域键平均(LBA)近似数值方法;BOLS-TB局域态算法;以及原子尺度选区光电子能谱提纯(ZPS)、扫描隧道谱、超低能电子衍射谱、和拉曼谱的解析方法和定量信息提取技术等。发表长篇专题研究报告近20篇,著有《化学键的弛豫》、《水的结构与属性》、《计量谱学》等,并以英中文由SpringerLink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20122005年分别获得第25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一等奖和首届南洋科学研究创新奖。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