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

发布日期:2025-05-15

2025年5月9-11日,第十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在天津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办,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海南大学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表面工程技术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共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1100余人参加。其中,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实验室副主任汪爱英研究员主持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实验室主任蒲吉斌研究员、副主任常可可研究员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并主持会议。

作为国内表面工程领域的重要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近50人参加了会议并做报告。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程玉峰研究员应邀作题为《扫描开尔文探针与纳米压痕技术研究钢中氢的影响》的大会主旨报告。研究员赵文杰、黄良锋、王振玉分别做了题为“跨海大桥超大尺寸高强度钢管桩表面高耐久性防护涂层一体化制造技术及应用、氮化钛涂层微结构腐蚀规律的高精度计算、三元层状MAX相涂层的强韧化调控”的分会场邀请报告。副研究员宋惠、郭鹏、任思明、马冠水、吴英豪,则在分会场做了题为“海洋环境下金刚石涂层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海工装备碳化硅密封环防护碳基涂层设计优化与磨损行为、苛刻工况耐磨防护涂层设计与耦合损伤机理、MAX相涂层的设计制备及导电耐蚀性能研究、深海耐高压抗渗透防护涂层界面强化机制及工程应用”的口头报告。助理研究员李昊、田澍、薛菲、朱小波、狄崇庆做了“温度对非晶碳涂层改性SS316L双极板腐蚀行为的影响、全海深环境下有机硅本征防污涂料构筑、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CeO2/ZnO resistive switching film in 3.5 wt.% NaCl solution、海洋环境自修复防护涂层设计及其防腐机制研究、钛合金表面TiN基复合涂层界面强化调控及海水环境服役性能研究”的口头报告。柯培玲研究员及其他多位成员以参会、墙报等方式做了工作交流,其中研究生张腾泽获评优秀口头报告,许钰玺、赵雪晴获优秀墙报奖。此次会议,重点展示了实验室在海洋环境材料耦合损伤理论、长效防腐与高安全防护材料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起了参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互动讨论,为加快海洋关键材料重大成果产出与合作交流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我国表面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本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探索了“学术交流-技术展示-产业集聚”的模式,搭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入交流平台。未来,全国表面工程大会将持续推动我国表面工程行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程玉峰院士做大会报告现场

实验室部分参会成员